显示标签为“tv”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tv”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逃脱不了做炮灰的宿命──看《我的团长我的团》有感

之前各种媒介关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信息铺天盖地,临播了还出现几个电视台打架的事情。反正俺最近挺闲,每天回家后也挺无聊,那就跟个电视剧吧。

没想到看了两三集之后觉得很没有意思,就几个溃兵在瞎喷,一点正经没有。于是就在换台的空隙偶尔看看,有一段没一段的。没想到看到二十来集的时候逐渐摸到了这个故事在讲啥,于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其实整个40来集得连起来看,单独看几集似乎根本找不到其它电视剧那种感觉,它只讲了一个故事: 一群兵被送往缅甸参加第一次滇缅之战,乱七八糟的指挥使得大部分人都做了炮灰,侥幸活下来的人就再也不甘愿当炮灰,于是他们混日子,他们行尸走肉般活着。他们心底其实都藏着一个梦:那就是再跟日本人打一仗,像个真正的军人那样,打败日本人,但他们不愿面对这个梦,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注定了他们做炮灰的命运。终于有一天,他们有了一个机会,使得他们虽然也几乎是必死,但也许能够死得其所。

上周三云南台看完了电视,但后来在当当网逛时,发现小说并没有结束在南天门38天,这之后还有不少情节,大约10%的篇幅。在网上看完了后面的部分,发现这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使得这个故事更完整,而悲剧性也更强,让人不禁掩卷长叹,唏嘘不已。

在南天门守了38天之后,终于等来了原定只需要等4个小时的后援,难道他们就能成为英雄,就能逃脱做炮灰的宿命?

──南天门刚下来就碰上日军飞机轰炸,在山上就打红了眼的迷龙因担心自己家被炸,枪毙了一个临阵退缩的高炮指挥员,结果被以“恃功自傲,抢械行凶”罪名军法处决。

──在后面的表彰会上,虞啸卿展望了以后西进、北上的大业,但死啦死啦却不愿北上去打共匪,并且嚷嚷说根本不可能打得过──祸乱军心,枪决,不过他找到个机会自杀了。

──孟烦了、阿译、张立宪(不错,小说中他没死在南天门上,并且后来小醉跟了他)都参加了后面的内战,还是炮灰。孟烦了被一个十来岁的解放军俘虏了,劝降了阿译和张立宪的部队。阿译自杀了。

其实对于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那时一起战死在南天门。但命运让他们的团长说,我带你们回家。

后来他们一直没再见过虞啸卿。而电视结尾在纪念碑前献花圈的那个老人,却是信誓旦旦说过“斩我民族头颅的,我砍他们脑袋”,曾经以屈平子岳武穆为精神标杆的虞啸卿。

======================================================
本来说“有感”,是的确在工作上有一些类似的感觉,也怕做了炮灰──唉,算了,不说了。

顺便说点身边的事: 陡然想到其实我们这个产品现在就是一帮炮灰在支撑着。三年前在相关部门的指挥下我们“打了个大仗”,结果因为出击面太大,大部分功能没有发挥作用; 也曾有精英规划了三个子业务给外包做,但做出来的东西现在一点没用上。现在当初做决定的领导们和做规划的精英们都高升或者迁到别处做官去了,而留下来的兄弟们不仅要收拾烂摊子,还被领导骂: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垃圾?

有时候我也想一走了之,但兄弟们又怎么办?我是团长么,我能带他们圆一个梦么?──恐怕不行,我怎么都觉得自己更像那个心懒得不得了的孟烦了。

2009年1月4日星期日

Weekly Twitters 2009 #1

  • Supernatual看的人很少么? 电驴上这么多天没下载下来(S4EP1~S4EP4)。Desperate Housewives和Heroes就很快

  • 刚发现Firefox有个智能的功能: 连续激活两个tab并马上点击x之后,所有的tab都会出现x了
  • 继lotus notes之后,我决定thunderbird里的邮件也用tag的方式来管里,不用文件夹的方式存放了,虽然tb里跨目录搜邮件要比notes方便很多...
  • 新年第一天,去园博园逛了一圈。本来打算去东湖公园看菊花展的,那附近交通实在太差了,在路上憋了一个小时决定换地方...

2007年6月20日星期三

Lost 第三季看完了


更加晕晕乎乎了。如果说X档案看着比较晕,但大致在讲什么还是很清楚的。但Lost 到底讲些什么就说不清楚了。 Ben他们在岛上到底搞些什么?达摩组织和他们有什么不同?John Locke到底是哪路神仙?Naomi又代表了哪一派?看最后两集,Jack应该对带领他们离开很是后悔,到底那时发生了什么?

在豆瓣上看见一篇“剧透”,据说是以后的大致故事发展。似乎又跟平行时空之类的搭上了关系,还是晕。

2007年1月15日星期一

大家都来看《大明王朝》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大家都对明朝的历史感兴趣了(可能清朝讲腻了),尤其是嘉靖-万历那一段(朱元璋和崇祯也讲腻了,离我们近的也就这个了)。百家讲坛在讲,《南方都市报》上也有专栏《晚明落晖》,如今一部《大明王朝-1566》电视剧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

我是半年前从别人那里随手拿了《万历十五年》翻了一下,觉得有点意思(或者说意义?),《南都》上的专栏也是一直在看。

为 什么大家都会有兴趣?我觉得跟《汉武大帝》这些片子差不多,大家骨子里还是有一个大国情节。只是明朝跟汉朝相反,这是关于我们如何走向衰落的。读中学的时候只是知 道,我们的那时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了,一点资本主义的萌芽也被明朝的海禁政策给扼杀了。“盛唐时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37%,到了清朝那个老 太太时只有4%,现在是5%,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对这些个问题都有兴趣,所以,“在位、隐退的政治家都喜欢研究明史,毛泽东手中常拿着一部《明史》,张学良被软禁后专攻《明 史》。”

在黄仁宇的《万年十五年》看来,那个时候的文官制度已经过分“成熟”了,处处以“德”为先的儒家礼制已经让这些官员们没有多少时间来解决真正的问题,反而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中争论不休。南都上《晚明落晖》中前段时间就讲述了张居正老爸死后是否要回家守制三年这个问题上的很多个故事(当然了,这个争论的实质在于派系、权力的斗争,不仅仅是礼制本身,但能够拿这样一个问题做出那么多文章来,可见一斑)。结果呢? 万历皇帝励精图治,却被这些制度绑住了手脚,后面干脆撒手不管了;张居正大力推行改革,从政治到经济都有新政,虽然十年改革后国库充盈(大家看电视应该已经知道了嘉靖末年是什么状况),却在死后被抄家,改革派人物也都被查办,“身后一败涂地”。

《万年十五年》的副标题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讲的是1587年前后的故事,在《大明王朝-1566》后二十年,主角是万历帝、张居正,但也还有戚继光、海瑞。看电视里面现在高拱、张居正在裕王这边跟严嵩他们斗,都想不到这两人后来也斗得厉害。大明王朝-1566》现在只放了十集左右,但个人感觉更多是在讲述宫廷/党派斗争,不一定是关注整个国家的命运。也许要求电视剧来关注这个,有点太苛刻了。)

2006年11月6日星期一

没想到Doctor Who又衍生出一部Torchwood

刚才在verycd.com上搜Doctor Who第二部的介绍,没想到搜到一个Torchwood(wiki):

10月22日,BBC开播一部新科幻电视剧《Torchwood》,这是英国长寿科幻电视剧大王《Doctor Who》(神秘博士/异世奇人)的衍生剧集。Torchwood这个名词其实是Doctor Who由颠倒字母顺序而构成的字。Torchwood在《Doctor Who 2005》里出现过好几次,例如《Doctor Who 2005》2x02里提到了1879年的维多利亚女王遇到了博士和Rose,也见识到了外星生物的存在, 最后她流放了博士和Rose的同时决定开始建立一个像"黑衣人"一样的专门研究并对付外星人的组织-火炬木研究院(the Torchwood Institute);而2x00里最后摧毁外星人飞船的武器就是火炬木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之一;2x12则介绍了现代的火炬木研究院。。。

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看The X Files的衍生剧The Lone Gunmen,有意思。

BTW: 前几天看solidot,上面一则说到: 我们的政府官员在联合国会议上就互联网管理宣称中国绝对不存在任何网络审查,说是完全可以访问BBC的网站。于是我就再试了一下Doctor Who的官方网站,还真可以了。

2005年12月27日星期二

John Rocke: I can't do this alone


Lost (unofficial fansite) ,在Episode 3, Season II的最后, 他们在资料影片上看到必须每108分钟重置那个按钮, 而不按的后果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原来的“维护人员”Desmond也跑掉了...

Jack认为这只是一个谎言,走了出去,关上门,离开。Rocke一力想要做点什么,但一抬手,乒乒乓乓,不知什么吊到地上去了,只得有些绝望地抱头: Why is this happening like this? What am I supposed to do?!

Sayid修好了电脑,Jack回来时,只剩几分钟了,Rocke大叔想让Jack跟他共同承担起这个“工作”,Jack坚决不愿意不愿意。Rocke几 乎有些崩溃了: I can't do this alone, Jack. I don't want to. It's a leap of faith, Jack.

当时Rocke大叔脸上是什么表情呢?是想说服Jack相信?是企盼他相信?我觉得那只是他自己恐惧情绪的流露。尽管下肢瘫痪了好几年的他在岛上又能站起 来了,尽管第一次陷身未知怪物的包围其他人都认为他已遇难的情况下他能够拖着一头野猪重新出现,尽管Sayid说如果这个岛上还有什么希望的话也就是 Rocke了,但这一次,他害怕了。有这种恐惧,是因为他对于自己力量不再有信心,是因为他对于未来不再感到有把握。

我们心中的恐惧又来源于何处?

2005年8月13日星期六

来深圳这六年...

六年前的8月13号,我身背一个大牛仔包,脚踩一双打满了补丁的双星球鞋,揣着一颗“奔腾”的心,来到这个火热的南方城市。那时,我正厌倦了杭州慢悠悠的生活节奏,在这里看见的是宽敞的马路、高大的建筑、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以及步履匆匆的行人。

六年之后呢?对于这里的治安、交通、文化氛围、生活气息,我都逐渐有些失望了;我也明白地认识到这里每个人都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唯一还让我留恋的是这里你可以我行我素,谁也不会管你,不过也许它的黑暗面就是刚才说的“缺乏生活气息”。

我用忙碌(或者说假装的忙碌)来逃避着应该有的反思,不管是对生活的,对工作的,或者是对感情的,以为自己也能用一句“吃茶去”或者“庭前柏子熟”来回答所有问题。

但总还是要前行的。
几年下来,至少我了解到,自己不爱自己,那就没有人会爱你。不可以自己消沉,不可以“无声无息地踏入黑夜”。
“不可以一朝风月,而昧却万古长空。不可以万古常用,而不明一朝风月。”
应该如此。

(本想用“鹏城六周年祭”做标题的,但最终因为“祭”字而没有使用。我没有取得“成功”,但我也不肯承认我失败了。总之它们还没有逝去,还没有被“摆脱”并成为“不堪回首”的过去。)

[@more@]

------------

也许我曾经最喜欢的一些音乐可以说明我这六年的状态:


2000 高晓松 《高晓松自选集》
还是像个学生 :-)

2001 迪克牛仔《三万英尺》, Sting 10年精选
那两年没听什么歌(也觉得似乎没什么歌听),工作也比较忙

2002 许巍和Enya
都是老歌,但我以前没有听过。他们陪伴了度过失恋后的大部分无聊时间――如果我没有在实验室埋头于技术的话。

2003 Nirvana - Unplugged in New York
那段时间非常喜欢这张专辑,Kurt Cobain 的嗓音似乎把一个人心底的绝望、失落都表达出来了。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这种音乐对情绪的破坏力之大,于是将所有买到的Nirvana专辑放在一边。

2004 Nick Drake
他仅有的三张半专辑我都喜欢,如果非要选一张,就选后来唱片公司出的精选集Way to Blue吧

2005 空缺
一年前买了一个iPod,里面塞了3000来首歌曲,古典、流行、轻音乐、Soundtrack,什么都有,还常换, 但反倒选不出最喜欢的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几张演唱会,比如孙燕姿的2000台北演唱会、张学友的《爱与交响曲》(应该很老了)、伍佰的“伍佰力”,另外还 有叶蓓的《幸福深处》也不错。

另: 感谢The X Files,我看了近三年才看完这部长达9季、200多集的电视剧集。在最无聊的那段时间,它让我的生活不至于更无聊。

2005年6月30日星期四

Ain't No Sunshine

上周看《神探阿蒙》(Monk),里面那个大大咧咧的警长在LA喝醉了酒,第二天回头追查一个案子线索时一个胖女人非说他头晚在酒吧间唱歌唱得很不错,不仅深情,而且还有声情并茂的舞蹈动作,非要他再唱一遍才肯告知破案线索。居然就是这首Ain't No Sunshine, 笑死我了。

P.S 怎么我喜欢的英文歌大都是70年代的?

Ain't No Sunshine

Ain't no sunshine when she's gone
It's not warm when she's away
Ain't no sunshine when she's gone
And she's always gone too long
Anytime she goes away

Wonder this time where she's gone
Wonder if she's gone to stay
Ain't no sunshine when she's gone
And this house just ain't no home
Anytime she goes away

And I know, I know...
Hey, I ought to leave the young thing alone,

Ain't no sunshine when she's gone
Ain't no sunshine when she's gone
Only darkness everyday
Ain't no sunshine when she's gone
And this house just ain't no home
Anytime she goes away
Ain't no sunshine
Ain't no sun Ain't no sun
Ain't no sunshine when she's gone
Anytime she goes away
Ain't no sun
she's always gone too long

2005年5月28日星期六

Robert Patrick


晚上搭车,车上在放Terminator II: The Judgement Day, 又看见了Robert Patrick。记得当初看这部片子时很不喜欢这个液态金属人: 尖尖的下巴和耳朵,随时罩个小圆墨镜,一点表情没有,一看就是个冷血的东西。(那时喜欢的当然是Arnold Schwarzenegger, 在这部片子里面酷毙了)。

后来看The X Files, 第七季之后David Duchovny突然不演了,换上了T2里面这个液态金属人,本来以为这下没有什么可看的,没想到第八季,还不觉得太差,也许部分是因为对于前面Mulder和Scully这个组合看多了有些生腻,正好换换口味。

到了第九季,开始喜欢上Doggett这个人物了。尤其在John Doe那 一集,那个墨西哥老头吸走他的记忆,后来也很替Doggett感到痛苦,因为他发现Doggett的心里有so much pain,他问道: "Why would you want to struggle, so long, and hard, to get that pain back?" 但Doggett坚持要找回自己的记忆,"Because it's mine". 如果说其他几集让Duchovny来演或者Patrick来演都行的话,至少这几集换作Duchovny就没法看了,感觉Duchovny还是接近一个偶 像派,象Doggett这个经历过沧桑的角色他没法演出来。

其实我后来比较喜欢Robert Patrick也部分因为他一直只是一个"小人物"。《看电影》上介绍说,他25岁后才决定开始从影,事业开始得非常艰难,到现在为止参与了60来部电 影,大部分都是配角,他似乎从来无法成为好莱坞的大明星,除了T2和TXF,似乎并没有太出名的片子了。但他仍然在努力。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一个人“打 拼”,这是让我所在意的一种精神。因为这个原因,我喜欢(原来的)王杰,因为这个原因,我喜欢伍佰的歌。

2005年5月15日星期日

鼹鼠的故事

电骡网站VeryCD上居然看到了《鼹鼠的故事》(RMVB, DVDRip)。

这 可是整整伴随了我们一代人成长的动画片啊。记得《三联生活周刊》前面某一期在将讲《丁丁历险记》对一代人人影响,尤其是欧洲一些地方还有“高层人士”组建 的“丁丁俱乐部”,常常为了具体一个道具争论不已。但对我,《丁丁历险记》更多地是看过连环画,没有一个鲜活的记忆,反而是《鼹鼠的故事》印象更深一些。 《鼹鼠的故事》每集都挺短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80年代中央电视台常常在节目间歇中播放《鼹鼠的故事》,用来调节节目时间。我们也在天天见面中熟识了起 来。

《鼹鼠的故事》跟迪斯尼那种闹腾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宁静的画面,柔和的音乐,“跟我们中国早期的一些优秀动画片十分相似:不事张扬,宁静致远,余音袅袅,富有节制”。
虽然它几乎从来不说话(偶尔会听到几声Hello),但从来不会让你觉得闷。

2005年4月30日星期六

Friends剧本CHM版本

应朋友们要求,将输出上载到主页空间了,点击这里下载(Friends.chm)
不一定能够长期保留,要下载趁早。



是用脚本转的(见前面的帖子I, II, III),当初学习Dive Into Python里面HTML Processing一章练手写的,(原来的Word文档)

p.s Part II的脚本有点问题,因为后来发现后面有些episode不是<hr>分隔的,改用"End"和"The End"划分准确性大一点,但还是有几个需要手工分割。脚本已经更新到下载区friends-split2.py